关于死亡——读书笔记
发布者:十方缘    查看:6485    日期:2015-08-12 20:24

十方缘义工:黄斯涅


 最近一不小心读了好几本有关死亡的书。

 一直以来,死亡都是人们忌讳谈论的话题。它被有意规避着,像黑洞一样游离在人们的日常视线之外;一旦被不经意地触碰开,往往激起一阵恐慌的涟漪。然而,它却是每个人的最终宿命。在接触了不少临终长者、收获了许多有关死亡的思考与感触之后,这个话题反而变得自然平静,自有一份庄重与安详。


    读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经朋友推荐的。后来才知道,张洁是爸妈那一代人熟知的作家。很佩服她能把母亲临终前那些平淡琐碎的时光描写得生动不乏味,也尊重她作为女儿怀念母亲的情感,但却不怎么喜欢这本书,总觉得老人的辞世自是一份归宿,作为子女,尽到责任后应该安然放手,而将生命末年的每一点细节都拿出来痛惜悔恨总有些矫情。

    对龙应台的《目送》则要喜欢得多。我很少有一时兴起买书的习惯,但去年在香港候机时偶然翻开书店里的这本,便被其中的文字拽到她的人生故事里去了,登机时还不舍得从故事里出来,就一路带回了北京。父母目送孩子日渐成长,正如子女目送父母日渐衰老、最终逝去。每一个小家庭的体验都是人类代际更迭这首宏大曲目中的一部分。人也许能改变其中的细节,却改变不了早已注定的结局。古人喜欢以一份伤逝的情怀来面对这个事实,《目送》也是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语气诉说与呈现。那些由命运不经意间书写的情节,即便只是小小的波澜,也收纳了人类多少喜怒哀乐,而人能做的,只是欣然面对,淡然离舍。

    最近读的一本书,叫做Being Mortal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有文章将其译成死神将至,这名字好像个密室逃脱的主题,有点故意制造恐怖情绪的味道。在我看来,应该译作生命有终。作者Atul Gawande是美国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一名外科医生和哈佛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同样是以娓娓道来的语气,通过许多身边人的故事,作者提出今天越发老龄化的社会中至关重要却很少被人提及的问题:现代医学在扮演怎样的角色?老人究竟在意什么?人怎样才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有意义?如何让人安度生命的最后时光?

    医学在死亡面前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作者看来,现代医学将死亡看作最大的敌人、与死亡奋战到底的态度是盲目和狂妄的。生命有终,这是人类难以改变并必须虚心接纳的事实。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度过末年的最好方式不是被放疗、化疗、插管、电击所折磨、被持续的恶心、疼痛所笼罩,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放弃一味延长存活的无谓努力、坦然面对即将离世的事实,从而最大限度地享受当下尚存的时光。这正是现代医学的问题:它以治病为目的,将人看作非人格化的病号而非有喜好、有情感的个体,时而为了延长生命而剥夺人的尊严。养老院、护理院也是如此,出于安全的考虑而没收长者对生活的掌控力和自由,似乎老人需要为年老而遭到监禁的惩罚。

    老人的情绪是怎样的?他们真正在乎什么?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Carstensen几十年来的研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些许答案。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反而更容易感到快乐。虽然身体机能的丧失让他们惋惜和悲伤,但对于依然拥有的,他们比年轻人更加喜悦和珍惜。随着暮年来临,人在乎的事也会逐渐聚焦:不再将很多精力花在探索外部世界、追求功名成就,而是更重视家人、熟悉亲近的朋友、以往的美好时光。其实这种视角并不与年龄本身相关:如果年轻人即将长久地远行,他们度过出行前时光的方式也会变得和老人类似:更多陪伴家人和其他亲近的人;而如果老年人的寿命能延长20年,他们也会做出更像年轻人的选择。

    人为什么活着?什么能让生活有价值?作者说,是一种超出个体自身的意义、一种被需要的责任赋予人价值。正是因此,人在青壮年时不断地探索、追求成就、获得社会价值。而对于风烛残年的长者,陪伴变得至关重要。即便是两人中的一人已经十分衰弱,她的存在能让对方因为承担照料的责任而具有意义和价值,因此也获得了意义和价值。这种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不只局限于人和人之间。对于许多丧偶老人,养一只宠物也能带给他们生活的动力。

    作为亲属,如何让老人最大限度地享受生命的时光?在作者看来,有时候,一些问题虽然难以启齿,却是必须要提出的。您认为自己现在面临怎样的处境?您对未来最大的忧虑是什么?您愿意在活着和疼痛之间做怎样的取舍?如果情况恶化,您想要怎么度过剩下的时间?开启这样的对话、细心聆听老人的想法,是对他们的尊重。遗憾的是,现实中,多少子女不假思索地通过医学干预延长生命,剥夺了老人按其意愿度过最后时光、给自己的生命一个相对理想结局的权利。

    在美国,接近半数的老年人离世前都使用过临终关怀服务。这是一种不同于医疗干预的服务,目的就在于帮助临终者最大限度地按其意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享受余下的时光。相比之下,我国对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关注才刚起步,相应的硬件设施都还极度匮乏,离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精神呵护体系更是差得很远。正因此,我在好友推荐下结识的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所做的工作才显得弥足珍贵。十方缘所做的,是针对中国4000万失能、痴呆的临终老人,用陪伴为其带去精神慰藉。第一次参加义工培训课程就被他们的理念所打动:对老人,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只给予爱与陪伴4月底,终于有机会随工作人员到一家养老院为临终老人服务。听老人说话、与老人同频呼吸、牵起老人的手抚摸时,更深深感到当卸下平日奔忙、专注于当下时才能感受到的生命自有的饱满、富足与欣悦。据说,被十方缘义工陪伴过的老人离世时大多非常安详。的确,那样一份在就好、爱就好、做就好的心境能将生命的终结从一片低压的黑色融化成为一抹舒展的淡彩。

    其实不仅是对老人,我亲眼见到,许多一起服务的小伙伴在对老人的陪伴中找到了信仰和归属。也许,像这样与死亡的从容握手是人们在这个没有普世信仰的社会中找到精神支点的最佳方式吧。